比方说融资,广东深圳都有场会融资,上海为什么没有呢?
我在深圳工作过七年,在上海工作了四年,今年疫情期到新加坡,准备过段时间稍微好点回国。
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子,在上海也买了一套。分别是福田大房子和徐汇老破小。
每个人对生活的城市看法不同,我来说说我眼中的两个城市。
这两个城市都很值得工作和生活。
先说气候和交通,深圳在南部沿海,一年四季都不冷,上海有很清楚的四季,上海的冬天是湿冷,和我以前上学时的北京又不一样,北方干冷是站在外面等一会儿才能感觉到,南方湿冷是一出门就能感觉到。深圳夏天多台风,交通出行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天航班,延迟太频繁,还经常被取消;上海红眼航班会延迟,可能是国际航班太多了,而且基本上都是摆渡车,因为廊桥都让给国际航班了。
周边城市的交通,深圳很是便利,无论是东莞、中山、惠州、广州还是香港、澳门都是很方便的,我以前有段时间在广州做项目,每天都是提前约顺风车回深圳,很是便宜。上海在周边的江浙沪也甚是方便,苏州、昆山这些按下不表;我觉得最方便还是南京和杭州两个文明古城,到南京最快的班车是一小时八分钟,到杭州也是差不多。
题外话,有个神奇的地方是,在物流方便,特别是To B的物流,沪深两地却不是很便利的,我刚到上海研究新零售的时候,发现很多供应商无法同时对两地供货,但是和北京可以覆盖;我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规模最大的经济带却无法同时供货,可能是两地的经济产业都比较完善导致的。
再说一说经济和就业,经济两个城市无需多言都是非常棒的,
不同的是上海的金融业比较强,外企比较强,各大银行、各大外企总部都在上海,但是上海的互联网极不发达,连北京的零头都算不上,盛大网络已经是昨日黄花,携程也是退居二线,饿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购,;上海本地人不愿意在互联网公司上班,觉得很辛苦,更愿意选择薪资低一点、更稳定的工作、有面子的工作;18年我们团队给一批来实习的本地毕业生调研,其中最想去的公司是咨询类公司,第二想去的金融类公司,第三想去的外资企业;
深圳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华为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是多于牛毛,生命力短暂的小中民营企业;深圳的经济活力更强,很多年前,深圳加油就有洗车服务,而上海是去年才看到;职业歧视也比较少,只要挣到钱的都是英雄好汉,深圳有全国最专业的代购团队和个人,但是稳定性也比较差,跳槽频繁,整体来说,应届毕业生和打工者的学历相对比上海会低一点,
有一点要说一些,深圳真的是一个吸取年轻人聪明智慧并将其抛弃的城市,实话说,留不住人真的不是高昂的房价,我到深圳的时候房价还没有现在这么离谱,我是13年买的房子,当时房价已经开始起飞;但是我更清楚的是,我来深圳第一年认识的大约一百人里面,真正和我一样留在深圳的真的不足五人,大部分人贡献了青春离开了这座城市。我到上海的时间不长,是2018年1月来的,目前我的团队基本都是本地人为主,但是我在上海遇见并认识了很多在上海工作了10年甚至20年的外地人,说明了上海虽然看上去歧视外地人,但是也包容融入本地文化的外地人;深圳虽然高喊“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但是却由于没有可以让外地人吸附的本地文化,而导致外地人大量离开,有本事的赚了钱回去建设长沙、武汉去了,没本事的回老家去了。
而这些在上海工作了二十年的安徽人、河南人、江苏人;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务工人员,因为房价或者户籍,二十年的时光送给了上海建设,远离留守老家的家人,失去的又或者远远多于得到的;我有时候想,深圳或许吸取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智慧、创新,无情的抛弃他们;而上海是吸取了90年代以来大量的江浙沪皖务工人很长的一生,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家乡,不习惯了自己的家乡的生活而已;令人唏嘘
然后再说一说两地生活的族群和文化;当然两座巨大型城市由来自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同胞共同建设,我谈一些主要族群和年龄层。
深圳生活的族群,以广东、湖南、湖北、江西人为主,其中我个人平常生活中遇到的以广东人和湖南人为主,深圳没有什么本地人,大部分的人过年都会回老家。深圳虽然是广东地域,但是吃的口味确实很重的,湘菜馆遍地都是,可以说是五湖四海每个菜系都有;由于我本人是安徽,我在深圳的时候很少遇见老乡,我是皖南的,寥寥几个老乡还都是皖北的,但是深圳却很神奇的有一家饭店叫“安庆味道”,还挺有名的,很多人压根不知安庆是哪里。
后来我来到上海生活,我发现遍地都是老乡,慢慢对老乡这一概念失去任何兴趣,上海主要的族群是上海本地人,浦西和浦东分的还挺清楚,一般说自己本地人的都是浦东的;然后就是来自安徽、河南、江浙地域的人最多,上海也是五湖四海的菜系都有,但是以我在全国各地出差的经验,都是经过改良的“海派川菜”“海派湘菜”,上海生活的人生活西化严重,很多30-40之间的人崇洋媚外很厉害,但是年轻会相对好一点;这点和深圳不同,深圳虽然开放,但是爱国主义情绪很高昂。
年龄层,深圳年轻人是真的多,真的多;素质是真的高,真的高;我在深圳坐电梯,很多时候前面的人会帮我按住“open”,陌生人会说“你好,几楼?”,在上海我也遇到过,但是频率远远低于深圳。深圳学习氛围很好,每个人都在学学学,上海学校氛围很好,每个人都在搞学历,深圳更多拼实力,英雄不问出处,上海管理层普遍喜欢看背景,海归棒棒哒。
年龄层这里插一句,上海的爷爷奶奶们真的很时尚,穿的衣服要么很时尚,要么很雅致,满大街都是帅爷爷、靓奶奶,这种感觉真的非常非常好。
说点有意思的,可以看出来两地之区别,在深圳或者北京振臂一呼“我要创业”,好多年轻人会来问你,“兄弟你做什么?带我一个”;上海绝对都会说“脑子瓦特了”。
由于我现在做OD工作,去年做的中台建设,大量的接触候选人,我个人感觉,上海的候选人对五险一金、对上班路程明显要求高于深圳;而深圳很多人会问你,我的上升通道在哪里?我学的东西在社会能否有用?这些问题。
最后医疗和教育;
这两点上海秒杀深圳。
先写这么多,有人看再更吧,太累了。
先回答一个问题,也就是上海本地人的问题,我听到的版本是:
原先在上海,浦东浦西分的很清楚,国家大力兴建浦东新区之前,浦东较为落后,坊间有诗云:(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于是乎浦东人被浦西人称为乡下人,浦东兴建以后,浦东本地百姓由于动迁和发财致富机会的提升,非常富有,浦东也是到处都是大楼和商圈,叫农村人似乎不太合适,于是改成“本地人”,浦西人称为上海人,浦东人称为本地人,就是这样的由来,不知这个版本是否正确,请了解的同学指正。
然而,深圳关内关外何尝不是如此呢?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中国全面崛起,地域经济差异会越来越小,每个地方的人都能有相对美好的生活,这些历史糟粕,不去了解也罢
接着说医疗和教育,昨天留了个尾巴,导致评论区激战,我来谈一下我的理解,不用数据角度出发,从整个行业和我个人认为的教育本质来出发,2010年我出差到台北的台积电,帮助咨询密集劳动力企业的文化建设方案中的一部分,我在台北呆了三个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不是多少高校,也不是多少初中、小学;我最大的感触是,你想学什么,都能学的到,而且很专业,一定教的好;有学道术的、学变戏法的、学杂技的正规学校,学习稀有乐器的正规学校,有研究宗教的优秀学校;当时我非常震惊,但是的内地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今日上海之文化繁盛,以今日之教育为始,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教育形态之地;我震惊的是,在我和培训供应商的对接中,我参观了非常专业的相声学校,非常专业的魔术学校,非常专业的稀有乐器学校,比10年的台北过之而无及,而且更加专业,中华名族之文化崛起,绝不是应试教育之崛起,也不是学校数量之崛起,而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崛起,在其他的城市(包括深圳)还在普及素质教育,拼杀应试教育的时候,上海已经真真切切的走在前面,他日中国文化站在世界文化之巅,大量产出诺贝尔等奖项时,上海便如七八十年代之东京之于日本,功不可没。
再来说说医疗,由于我的工作和医疗接触比较少,所以我只能从切身经历来谈一谈,一家之言,我父亲去年不幸患上肺癌中期,最先开始由于在深圳有房,我准备在深圳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XI系统操作,但是发现深圳深圳市人民医院也做不了,让我去香港去做;香港没有熟人,我也经历过香港看病被歧视的经历,所以不愿意去;正好我有个高中同学在长沙湘雅医院,我就带着父亲去了长沙,北协和南湘雅,也是国内顶尖,但是去了以后感觉医疗态度和环境很一般,于是又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瑞金医院进行治疗,完美的进行了达芬奇手术,而且感觉非常专业,医术高超,然后医生跟我说别急能治好,我父亲在瑞金医院六次化疗,现在已经没有癌细胞,而且身强力壮,不掉头发,早晨又可以起来跑步了。
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整个过程,私以为“深圳医疗是环境好、服务好、医术一般;长沙湘雅,是环境一般、服务一般、医术好;瑞金医院是三样都好”,所以这一票我投给上海;
说个有意思的,为什么说湘雅医术好呢?我带着深圳人民医院和湘雅拍的片子到上海给医生看,医生看来一会儿,把深圳人民医院的片子直接还给我,然后大声叫旁边的别的医生说,快来看湘雅拍的片子,写的格式,太好了,都过来学习一下!一边看一边点头,说真是太好了。
私以为,教育和医疗是真的需要历史积累的过程;不是高薪请几个老师、医生;买几台设备就能振兴的;学校的老师刚毕业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要对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人群家庭,这些有了很深的见解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医生也是同理;
我早些年学习企业管理的时候,有一种专业说法:企业内有两种知识,一种所谓显性知识,既是产品手册、SOP等等可以通过书本去培训和传达的,一种是隐形知识,比如情商、对固定设备的熟悉、对团队文化的认同、对奇怪个例的理解;我想在医疗和教育,是非常倚重于隐性知识的行业;那些百年高中,我就是在一家百年高中毕业的,我们的学校在安徽四线城市,但是我们学校每年都能考的很好,我能深刻的感受到那百年的传承和技巧,这些真的不是钱堆出来的。
最后,由于大家都是年轻人,我是做人才发展的,有两句话送给两地生活之年轻人,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成长。
深圳是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也是个有狼性的城市,同时是个不讲规矩的城市,由于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自由经济,也是个人性之恶放大的城市,企业普遍不重视员工的福利待遇和休息,打鸡血谈梦想成风,希望大家擦亮眼睛,辨别谎言和对自己的不公平,该争取要争取,该努力要努力,为中国大陆建立起完善的劳动法规而努力,争取和雇主平等的就业、工作、人性的工作环境。
上海是个老牌经济之都,是个讲规矩的城市,是个有文明有文化的城市,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看不到未来,同时受到西方影响,过度的重视自我福利,缺少创业、奋斗、和牺牲的精神,过于理智,上海的发展还需要各位给自己打打鸡血,该奋斗就要奋斗,将自己的所学不在局限于无用的学历和背景,更多的学应用技术,更多的看到基层社会的需求,上海发展,我辈义不容辞。
以上,不再更新。
很多同学私信问我20年深圳买房的分析,我写了一篇文章,把数据和政策都归纳了一下,具体可以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514672
2020年3月8日女神节更新
唉,今天上了一下知乎,发现一千条评论里有一百条说的是“上海本地人”是什么,然后这一百条“本地人”的解释还都不一样,博大精深。
2022年4月9日更新
人在上海,被封户中,工作难继,四处找菜。
很多人@我,让我说说:
1、我想说,他们真的不给我发菜,我被封了十四天了,四月三日自愿者给我送了一次菜。
上海徐汇区枫林路居委会第一次以不是上海户口拒绝我,第二次要我出示居住证。不堪其辱,决定自己解决。
2、上海和深圳都有自己的不好,但是确实也是中国最好的城市,大家却想我说说不好。
至于糟粕文化,我想这是城市的基因决定的:
深圳从小渔村野蛮发展到现代化大都市,具有工地文化和渔民文化的特征。
上海从洋人手中被解放,由于解放初经济依赖,社会主义改造不彻底,具备买办文化和洋奴文化的特征。
当然大面绝对是好的,中国的四个一线城市毫无疑问,经济、文化都是远远超前于他城市的。
4月25日更新:
关于前面买菜难的问题已经解决,谢谢大家关心。
上周开始,徐汇抽风,狂发物资,每天发三次,目前酱油六瓶,醋两瓶,胡萝片白萝卜茄子青菜无数,鸡五只,鸭两只,包子蒸饺无数,纸发了三大包,足够半年,还有洗发水沐浴露各两瓶,盐糖料酒好几包,方便面一箱,大米四袋约五十斤,面条两袋,粉丝两袋,还有零食若干,抗原一箱,全部由自愿者送上门。
感谢上海政府,只是这样配置,属实浪费。
又或者说,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确实达到了更高阶段了?
8月已到新加坡进行融资工作,有工作不能总被封,准备春节前再回国内。
我来说一下吧,利益相关,本人来自西部某工业小城,本硕期间在上海一共呆了7年,博士在香港读,去年香港出事过后就在深圳住,如今在深圳也快半年了。本人上海市区的大街小巷基本逛遍,郊区的中心城区也都去过;深圳10区也走遍了,个人分析一下吧。
气候环境:个人感觉深圳更好。深圳冬天暖和,夏天气温也不会太高,但是热的时间比较长;上海冬天比较冷,夏天7月下旬-8月上旬比较难受,其余时间还好。另外深圳空气也优于上海,当然上海空气质量也不错。上海内部气候也有小区别,内陆地区(嘉定)夏天比沿海地区(南汇)最高温度会高出好几度,空气质量也是后者更好。
饮食:两个地方都有全国各地的菜系,上海的本帮菜偏甜,不过北方菜也不少,深圳主要是粤菜和川湘菜。我很喜欢粤菜,北方菜也比较喜欢, 本帮菜虽然不太习惯但可以接受,辣椒是吃不了,饮食方面个人更喜欢深圳,当然上海也很不错。
游玩:个人认为上海好玩的地方比深圳多。个人对人文景观感兴趣,上海由于近代史比较丰富,别具风格的建筑和景观比较多,城隍庙大境阁一带是开埠前遗留下来的建筑;老租界区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多为欧式风格,别有风味;租界以北是工业时期的建筑,而陆家嘴则是新时期的建筑。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都可以在上海找到。上海光是内环以内就有外滩源、南京路、人民广场、东方明珠、延中绿地、毛泽东故居、中共一大会址、武康路、多伦路、甜爱路、鲁迅公园、中山公园、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美术博物馆、大境阁、田子坊、1933老场坊等诸多景点。步行在上海市区的大街小巷,有种移步换景的感觉。而深圳历史比较短,历史景观也相对比较缺乏,所以感觉略显单调。
房价:深圳比上海贵,主要是深圳地盘小,深莞交界处房价都4万了,上海虽然市区房价贵,但是嘉定南汇等中远郊地区还有不少3万多一平的房子,临港甚至还有2万多一平的房子,这些地方性价比很不错。
物价:物价是上海略贵,但是也贵不了多少。主要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可以选择天天去那些高档的商场购物,也可以选择经常去小街小巷里的那些价格并不贵的餐馆
文化:上海开埠快两百年了,在开埠之后又经历了工业化、知青上山下乡等事件,最后迎来了再次开放,在打破了原本的乡镇文化的同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派文化,。很多人说上海排外,但是我呆了7年并没有这种感觉,感觉上海人很热情的好吗。上海注重契约精神、注重交往界限,但是也不会过于疏远(香港给我的感觉就是界限过于明显导致疏远),五湖四海来上海的朋友一起玩得很愉快,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有一定隔阂但并没有那么明显,外地人之间也很少以老乡的形式抱团。外地人刚到上海可能会有一定的不习惯,但是时间长了也会逐渐的喜欢上并且潜移默化地融入这座城市,对这座城市产生很高的认同感。而深圳是移民城市,在打破了原本的乡土文化的同时还没形成自己的文化,虽然说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是个人感觉整座城市没有形成凝聚力,很多深圳的外来人口也更多的认同自己的老家而不是这座城市,老乡抱团的现象也比较多,大多数人还是更多的在自己老乡的小圈子里混得更熟,感觉深圳这座城市相比上海更加冷漠,不同地方的人隔阂更大。当然这只是我呆的罗湖区的情况,其它区是否如此还不知道。我曾经在南山区的一家公司实习一个月,感觉公司的氛围还很不错。
总之,个人认为,如果你想打拼几年就回老家那么深圳更合适,但是如果想定居下来则是上海更合适。
弯道超车,震惊世界,中必赢的公司都在深圳,比如:手机数码、民用无人机、社交软件、新能源汽车、网络电子设备。
落后挨打,被卡脖子,中必输的行业都在上海,比如:芯片制造、飞机发动机、工业软件、霍尔发动机、常温半导体材料、大束丝碳纤维。
我理解的一线城市的区别
深圳其实是一个伪装成城市的工厂
你可以把它的街道都看做事流水线
住宅区都看作是工厂的自费宿舍
一切都合理了
离整个流水线越近的宿舍就越贵,因为可以快速上工挣钱
同时一个工厂当然最欢迎的是有钱的投资人和青壮年劳动力
而且因为青壮年人口多,所以也不需要多少医院和教育设施
上海其实也差不多
但是上海稍微好一点的是,它存在本地市民势力,这些人是在上海生活了世世代代的,多少会把上海当中自己的生活的祖地,因此无论是海派,吴侬软语,弄堂,还是有一些底蕴的
深圳你是说不出来的,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全流水线的工厂
如果还不能理解这二者的区别,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提起深圳的有钱人,人们的思维里面他可能是全国的有钱人,他并不一定局限于一个城市
但是提起上海的有钱人,你就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汤臣一品,外滩陆家嘴金融大厦等等,因为在人们的印象里面上海的有钱人,那就是上海的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