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不知道哪个是真实的自己
这个知友说的很好,所以我又修改了题目,缩小范围,因为如果去分析不经常接触网络的人,是不科学的。
不请自来,我要回答这个问题,哈哈。
因为网络的方便快捷,而且免费,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交往,题主所指的“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一面”就是个体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展示的内容,专业词语叫“网络自我展示”,这个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由于虚荣心作祟,人们有时在网上表现的要不高端大气上档次,要不低调奢华有内涵,总之跟现实中的自己不太一样,是理想中的自己,称之为“理想自我”。
第二,由于网络匿名性,人们有时在网络表现内心深处的自己,也就是在现实中不敢表现出来的自己,也许是不被社会所允许,也许跟自己身份不符的言行,这称之为“真实自我”。
接下来,比较一个人在现实和网络中的样子。
简单的说,一个人在现实中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叫人格,或者可以称之为“现实人格”。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对比提出“网络人格”,即一个人在网络中的样子。
关于这两者的关系,学术界已有讨论,大体结论是这样的,网络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反映和补充,二者是统一的。如果二者分离的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网络人格异化,表现为网络成瘾。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
如果我跟这个人很熟悉,会相信现实的一面,网络的一面做补充;
如果我跟这个人不太熟悉,或者刚认识,现实的一面可能会比较虚假,网络的一面就相对真实了。
我觉得,可能对我来说,社交网络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吧。
其实我很感谢有知乎这样一个平台。
有时候,在现实中不敢暴露出来的特质,都可以在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甚至都不记得是因为一个什么契机,我就开始在知乎上放飞自我。日常吐槽,缺德,写各种沙雕脑洞文。
而当我关掉知乎,关掉微博,关掉这些社交网络回到现实中的时候,我又是那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我。
现实中的我,每天都在忙着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忙碌的东西。在班里完全不会引人注目。不是必要的社交也不太会参加。如果你是我身边的人,你可能看到最多的就是我低着头,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然后仿佛很认真的盯着黑板。其实心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熟悉的人觉得互联网上的我才是真的我,而不熟悉的人,会觉得现实中才是真的我。
有时候,这种两面的自己也会在某一个时间互相交叠。有一次我在知乎写的“缺德玩意儿”被现实中的人拿来点评。他不知道这是我写的东西,他直呼这脑洞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说我太过跳脱的也是他,说我离经叛道的也是他,甚至说我应该踏踏实实不该有这些奇怪的想法的也是他。
人的多面性,是不是挺奇怪的。
明明你如此喜欢网络上的我呢,却又为什么在现实里不允许我向你展现真实的自己。
也许社交网络就是一个完美的滤镜,现实中你认为的缺点,可以被他美化到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毕竟,在网上你如此喜欢,如此推崇的人,如果他在网上的样子完完整整的复刻到你的生活里,也会令你讨厌的吧。
其实,小时候,我也常常因为脑洞太大,奇怪的问题也太多,没少被老师或者家长嘲讽。许多人觉得一个好孩子就该没有棱角,没有个性,无数个“好孩子”组成这个世界的背景板,又或者,变成这世界上最为普通的铺路的砖石。
然而,你又怎么知道,有些不安分的砖石并不结实,它也许藏了一兜儿脏水,就等着你一脚踩上去,然后溅你一裤子。
我也许就是这块不安分的砖石。
在互联网上,我可以不用担心别人的目光,可以沙雕,可以缺德,可以日常自黑自嘲。
现实生活中也许容不下我各种各样离经叛道的想法。但是互联网相比于现实来讲要更加包容,在网上叙述那些现实中容不下的想法和脑洞,换来的大多都是各种友善的哈哈哈。
而让我很意外的是,原来真正的我写的东西是会有人看到。原来真正的我并不会让人讨厌。
原来真正的我,并不像小时候父母老师说的,会让人厌恶,会被人孤立。
原来真实的我,竟然也可以有这么多人关注。
如果有一天,你们见到那个现实中的我,一定会因为我的平凡和无趣而感到失望。现实中的我不会拿着小裙子追着你让你穿,不会端着豆汁看着就要给你灌下去,也不会日常缺德对着你“突突突突突”
我就像你身边最普通的女同学,最普通的相亲对象一样,哪怕脑洞已经要开到天上去了,却依然只是沉默的笑笑。
你或许会觉得她很闷,觉得你们不会有共同话题。而到了另一个次元里,她是如此的棱角分明。
现实的生活,真的是无时不刻不在“教你做人”那些他们以为已经磨平的棱角,却在另一个世界里愈发锋利。
其实有时候很难说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但是我明显更喜欢社交网络上的自己。可以这样无拘无束,嬉笑怒骂。
有时候就会觉得,自己仿佛是漫画里面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少年。午后的课上老师讲的让人昏昏欲睡,余光撇到的窗外,是一个崭新的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做只属于我自己的英雄。
很早以前,研究者对人们在网络上的身份表达有两种假设[1]:
理想化虚拟身份假设(the idealized virtual-identity hypothesis)
延伸的现实生活假设(the extended real-life hypothesis)
前者就是这个问题下所讨论的,网络自我可能是一种虚拟的理想自我,跟现实中的自我是分裂的。
后者则认为,网络上所表达出的自我都是现实的延申,最多就是对自己现实中表达较少的个性进行了放大。
截至目前,更多的研究证据都是支持后者。
事实上,即便同样是网络,不同的网络媒介里,人们的表达看起来都很可能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朋友圈装死,知乎上蹦迪
而即便同样是现实,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画风:
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好友结队纵情肆意
人格心理学当中,相关系数在0.1以上,就可以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发现了。而0.1的相关系数意味着,个人特质能够解释某件事发生因素的比例在1%而已[2]。绝大部分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都是情境因素,所以千万别轻易嘲笑别人在某些情境下的表现如何战战兢兢蠢笨如驴,换了你自己,未必就能如自己想象中的不卑不亢。
最真实的自我,就是绝大部分人都没什么自我,尤其在东亚这种高度强调集体和谐的社会氛围里,自我不过是在适应不同文化场合的表演。
对于内倾人来说
武力强但语言能力弱的人,现实中的自我更真实
语言能力强但武力弱的人,网上的自我更真实
武力和语言能力都不强的人,更习惯于当人间观察者而不是积极的表达“自我”。
外倾人更容易受环境和多数人的影响
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社交网络中的自我更真实,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现实中的自我和网络中的自我都是真实的,但其中并没有哪一个“更真实”。
因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关于“真实”的标尺。
但这并不能作为这个问题的回答,所以我打算再啰嗦几句。
当人觉得社交网络中的自我更真实时,也许是在说,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可以表达得更自由,原因或许是,网络中自我表达的对象更多。
自我表达是有对象的,无论哪种表达方式,只要有表达,必然有表达的对象,哪怕写日记也是,日记写出来就必然是给人看的,虽然不一定是给别人看,但至少也是给自己看的,如果自己都不看,记来干什么?但就像《邪不压正》里说的:谁会把心里话写日记里?日记里写的内容倒不一定完全没有心里话,但这内容一定都是为看日记的人准备的。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人说话的内容一定是视其说话的对象而言的,因为说话的对象有限得很,因此在长年的彼此交流中,渐渐就会将各自的表达方式固定为一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就够用了,这种模式已经足够应付父母、师长、同学、朋友了,毕竟这种模式已经过十几甚至几十年的磨合。但到了社交网络中,说话的对象可能一天一变,甚至一时一变,一秒一变,因此可能需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不同的话,鉴于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观众,于是第一观众做出了判断:
这个人生命的广度似乎是拓展了,或者说这个人所表达的自我似乎更多面了,进一步地说,这个人似乎变得更真实了。
所以如果要判定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哪一个更真实,真正可以作为标尺的,是哪一种情况下自我能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和能够使用更多元的表达方式。
如果是这样的判定标准,那我会说:
对于一个经常使用网络的默默无闻的普通网民来说,社交网络中的自我更真实;
对于一个经常使用网络的声名显赫的公众人物来说,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