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在全市居民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通过全市12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机构队伍组建、方案设计、地图制作、户口整顿、摸底调查、现场登记、质量抽查、快速汇总等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工作。本次普查摸清了上海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生育、就业和住房等方面的情况。
一、人口规模突破2300万
“六普”资料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点为标准时间,上海常住人口为2301.9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10年共增加661.15万人,增长40.3%,高于同期全国人口5.8%的增长水平。
、外省市来沪人口成倍增加
年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897.7万人,与“五普”相比,增加591.96万人,增长193.6%,年均增长11.4%。
年来,上海人口增量中,89.5%来自外省市流入,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见图1),每5个上海常住人口中就有2个是外省市来沪人员。
图 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比重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在沪居住的境外人口达20.83万。
2、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转正
人口增长包括机械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流入超过人口流出而引起的增长。2010年外省市来沪居住人员达897.7万人,而上海户籍人口到外省市居住的只有14.29万人,人口流入明显大于流出。这是近10年上海常住人口规模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人口自然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而引起的增长。由于上海常住人口中青年人大量增加,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20-29岁)从五普的128.88万人上升至253.23万人,10年增加近1倍,上海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五普”的-0.3‰转为2‰。
二、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延缓
普查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为1870.5万人,占81.3%,同“五普”的76.3%相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从12.3%减少到8.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同“五普”基本持平,反映社会负担情况的指标抚养比相应下降(见图2)。
图 人口年龄构成
1、外来青年人迅速增加,延缓了本市老龄化进程
在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897.7万人中,有589.56万人集中在15-39岁的年龄段,占65.7%。在这一年龄段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沪人口比重为56.9%,多于户籍人口。大量外来青年人的来沪,增强了上海人口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
上海早在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20年。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从“五普”的188.03万人增加到233.13万人,增长了24%,但比重却比“五普”的11.5%降低1.4个百分点,为10.1%,老龄化程度略有下降。
2、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抚养比下降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总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的高低,反映劳动力抚养负担的轻重。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有1756.67万人,比“五普”的1193.92万人增加562.7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由72.8%上升到76.3%,而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则下降3.5个百分点,因此,总抚养比由“五普”的37.4降为31.1(见表1)。
表 人口抚养比 单位:%
年份
|
少儿抚养比
|
老年抚养比
|
总抚养比
|
1982
|
25.8
|
16.4
|
42.2
|
1990
|
27.0
|
21.0
|
48.0
|
2000
|
16.8
|
20.6
|
37.4
|
2010
|
11.3
|
19.8
|
31.1
|
3、男性人口大量流入,性别比提高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正常范围在102至107之间。常住人口性别比取决于户籍人口性别比和外来人口性别比。由于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女性预期寿命高于男性,近10年来上海户籍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到2010年底为99.3。然而,“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185.49万人,占51.5%;女性为1116.43万人,占48.5%;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6.2,比“五普”的105.7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外省市来沪人口中,男性比例大大高于女性,54.3%是男性,高于女性8.6个百分点, 外来人口性别比达到118.7,从而拉高了上海常住人口的性别比。
三、人口向城市边缘地区扩散
在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上海,上海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随着“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旧城区的改造和“一城九镇”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全市人口也经历了从中心区域向郊区扩散的再分布过程,郊区成为上海人口增长的主要区域。
1、市中心人口向城市边缘扩散
上海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生产型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集中,大量外来新增就业人口向市郊城乡结合部流动,而中心城区居住人口也逐步向郊区转移。2010年黄浦、卢湾、长宁、静安和虹口5个区人口均比“五普”减少,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黄浦区,减少四分之一。郊区人口增幅最大的是松江区(见表2)。
表2 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单位:万人
地区
|
2000
年
|
2010
年
|
2010
年比2000年增长(%)
|
全市
|
1640.77
|
2301.92
|
40.3
|
黄浦区
|
57.45
|
42.99
|
-25.2
|
卢湾区
|
32.89
|
24.88
|
-24.4
|
徐汇区
|
106.46
|
108.51
|
1.9
|
长宁区
|
70.22
|
69.06
|
-1.7
|
静安区
|
30.53
|
24.68
|
-19.2
|
普陀区
|
105.17
|
128.89
|
22.6
|
闸北区
|
79.86
|
83.05
|
4.0
|
虹口区
|
86.07
|
85.25
|
-1.0
|
杨浦区
|
124.38
|
131.32
|
5.6
|
闵行区
|
121.73
|
242.94
|
99.6
|
宝山区
|
122.80
|
190.49
|
55.1
|
嘉定区
|
75.31
|
147.12
|
95.4
|
浦东新区
|
318.74
|
504.44
|
58.3
|
金山区
|
58.04
|
73.24
|
26.2
|
松江区
|
64.12
|
158.24
|
146.8
|
青浦区
|
59.59
|
108.10
|
81.4
|
奉贤区
|
62.43
|
108.35
|
73.5
|
崇明县
|
64.98
|
70.37
|
8.3
|
2、人口密度提高,地区落差缩小
伴随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上海人口密度继续上升,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从“五普”的每平方公里2588人增加到每平方公里3631人。由于市中心区域人口向郊区扩散,黄浦、卢湾和静安3个区人口密度下降明显,尤其是黄浦区从“五普”的每平方公里46296人减少到每平方公里34641人。而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和奉贤人口密度全部上升。各区、县间人口密度高低落差有所缩小,“峰”、“谷”差距从“五普”的74.2倍缩小到61.1倍(见表3)。
表3 人口密度 单位:人/平方公里
地区
|
2000
年
|
2010
年
|
全市
|
2588
|
3631
|
黄浦区
|
46296
|
34641
|
卢湾区
|
40859
|
30904
|
徐汇区
|
19442
|
19816
|
长宁区
|
18335
|
18031
|
静安区
|
40069
|
32387
|
普陀区
|
19181
|
23507
|
闸北区
|
27294
|
28383
|
虹口区
|
36658
|
36306
|
杨浦区
|
20480
|
21624
|
闵行区
|
3275
|
6553
|
宝山区
|
2957
|
7029
|
嘉定区
|
1641
|
3169
|
浦东新区
|
2633
|
4168
|
金山区
|
990
|
1250
|
松江区
|
1060
|
2613
|
青浦区
|
882
|
1613
|
奉贤区
|
908
|
1576
|
崇明县
|
624
|
594
|
四、人口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六普”资料显示,10年来全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百岁老人成倍增加,上海人口素质全面提高。
1、高学历人员明显增多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上海人口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的步伐。2010年上海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2189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2095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651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13561人(见图3)。同“五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了近1倍。特别是具有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从“五普”的7.62万人上升为42.18万人,每50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研究生。
图3 每10万人中的各种文化程度人数
2、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百岁老人有近千人
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水平的基本指标。建国初期,上海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51年的44.39岁快速延长至1960年的66.54岁,10年增加22.15岁。1960年后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速度减慢,到2010年达82.13岁,比“五普”增加3.36岁。
伴随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上海百岁老人明显增多。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海百岁老人只有1人,“五普”时有269人,而“六普”增加至928人,年龄最大的是111岁。
3、健康老人占九成
年60岁及以上上海常住人口中, 健康老人占87.3%;虽然身体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占9%;只有3.7%的人生活不能自理。在百岁老人中,超过半数生活能够自理,比重达到56.8%。
五、少数民族人口大幅增加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7.56万人,比“五普”增加17.17万人,增长1.7倍。少数民族数目从“五普”的53个增加到55个,覆盖全国各少数民族(见表4)。
表4 在沪常住的少数民族人口 单位:人
民族
|
人口数
|
民族
|
人口数
|
民族
|
人口数
|
蒙古族
|
11238
|
佤族
|
1353
|
普米族
|
38
|
回族
|
78163
|
畲族
|
3020
|
塔吉克族
|
14
|
藏族
|
2406
|
高山族
|
81
|
怒族
|
65
|
维吾尔族
|
5254
|
拉祜族
|
500
|
乌孜别克族
|
14
|
苗族
|
31351
|
水族
|
745
|
俄罗斯族
|
209
|
彝族
|
7113
|
东乡族
|
362
|
鄂温克族
|
63
|
壮族
|
16219
|
纳西族
|
287
|
德昂族
|
15
|
布依族
|
5840
|
景颇族
|
142
|
保安族
|
16
|
朝鲜族
|
22257
|
柯尔克孜族
|
58
|
裕固族
|
15
|
满族
|
25165
|
土族
|
1009
|
京族
|
45
|
侗族
|
7787
|
达斡尔族
|
449
|
塔塔尔族
|
12
|
瑶族
|
3627
|
仫佬族
|
441
|
独龙族
|
8
|
白族
|
3893
|
羌族
|
505
|
鄂伦春族
|
55
|
土家族
|
33584
|
布朗族
|
133
|
赫哲族
|
40
|
哈尼族
|
3185
|
撒拉族
|
941
|
门巴族
|
3
|
哈萨克族
|
639
|
毛南族
|
160
|
珞巴族
|
4
|
傣族
|
1289
|
仡佬族
|
2684
|
基诺族
|
23
|
黎族
|
1725
|
锡伯族
|
696
|
|
|
傈僳族
|
580
|
阿昌族
|
51
|
|
|
1、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向外围分散
“六普”资料显示,黄浦和卢湾2个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五普”减少。其中,黄浦区从“五普”0.57万人减少至0.52万人,下降8.8%;卢湾区从0.34万人减少至0.28万人,下降17.6%;静安区少数民族人口与“五普”持平。
与“五普”相比,郊区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加,增量居前3位的分别是:浦东新区从1.5万人增加至5.85万人,闵行区从1.04万人增加至3.97万人,松江区从0.14万人增加至2.53万人。按增长幅度看,松江区少数民族人口增幅最高,10年增加了17.1倍;其次奉贤区,10年增加了11.9倍(见表5)。
表5 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 单位:万人
地区
|
2000
年
|
2010
年
|
2010
年比2000年增减
|
全市
|
10.39
|
27.62
|
17.23
|
黄浦区
|
0.57
|
0.52
|
-0.05
|
卢湾区
|
0.34
|
0.28
|
-0.06
|
徐汇区
|
0.86
|
1.31
|
0.45
|
长宁区
|
0.60
|
1.02
|
0.42
|
静安区
|
0.33
|
0.33
|
0.00
|
普陀区
|
1.16
|
1.48
|
0.32
|
闸北区
|
0.66
|
0.75
|
0.09
|
虹口区
|
0.65
|
0.88
|
0.23
|
杨浦区
|
0.98
|
1.46
|
0.48
|
闵行区
|
1.04
|
3.97
|
2.93
|
宝山区
|
0.79
|
1.75
|
0.96
|
嘉定区
|
0.32
|
2.00
|
1.68
|
浦东新区
|
1.50
|
5.85
|
4.35
|
金山区
|
0.15
|
0.70
|
0.55
|
松江区
|
0.14
|
2.53
|
2.39
|
青浦区
|
0.17
|
1.43
|
1.26
|
奉贤区
|
0.08
|
1.03
|
0.95
|
崇明县
|
0.06
|
0.33
|
0.27
|
2、少数民族人口年龄“两降一升”
与“五普”相比,2010年上海0-14岁和65岁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分别为12.5%和3.8%,下降2.7个和4.1个百分点;15-64岁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从“五普”76.9%上升至83.7%。2010年上海少数民族人口老少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0-14岁少年儿童之比)为29.9,而全市总人口的老少比为117.6。
六、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家庭户规模呈缩小态势
随着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1、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25平方米,比“五普”提高3.25平方米;自有房屋比例为57.9%。
2、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为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居创造了条件,两代户及以上的比例从1982的超过80%,减少到2010年的50%左右。家庭户规模从1982年的3.6人下降至2.5人,平均每户拥有2.04间房间,接近人均一间房间。
七、境外来沪居住人口超20万,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2位
根据联合国“将人口的国际迁移作为人口普查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建议,“六普”首次将居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包括普查标准时点在大陆居住三个月以上或能够确定将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但不包括驻沪外交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因出差、旅游等在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调查结果反映外国人在我国的分布和流动状况。
在本次普查中,20.83万居住在上海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接受了登记,在全国各省市中仅次于广东省;上海每千人中有9人是来自大陆以外,这一比重在全国各省市中居首位。
1、外籍人员占7成
居住在上海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外籍人员14.32万人,占境外来沪居住人员的68.7%,其次是台湾地区居民4.49万人,占21.6%,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1.93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0.09万人。
2、日美韩三国人员居多
在本市居住的外籍人员来自世界214个国家和地区。排在前三位的是:日本、美国和韩国,分别为2.97万人、2.36万人和1.98万人,合计占总数一半。
3、境外人员较多居住在本市中部地区
浦东新区港澳台和外籍居民最多为4.54万人,其次是长宁区4.22万人、闵行区3.7万人、徐汇区2.11万人。境外人员居住在长宁区、闵行区和徐汇区三个区合计占48.2%,说明境外人员相对集中在市中心地区。
4、境外人员来沪主要目的是工作
在本次普查登记的20.83万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中,4.75万人以商务为目的, 5.68万人以就业为目的, 4.12万人以学习为目的,2.04万人以定居为目的, 2.27万人以探亲为目的。以商务和就业为目的的合计占50.1%,说明境外人员来沪主要目的是工作。
八、上海人口发展回顾及趋势
1、建国以来上海人口发展回顾
建国以来,全国共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60多年来,上海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波动明显。按照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可以将上海人口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速增长阶段(1953年中期至1964年中期),这11年中上海常住人口净增461.2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是5.2%。主要原因是上海行政区划扩大和生育高峰形成。第二阶段为缓慢增长阶段(1964年中期至1982年中期),18年中只净增104.3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是0.5%。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国家提出了控制和紧缩城市人口的方针,开展计划生育,另一方面是“文革”期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导致上海人口增长缓慢。第三阶段为低速增长阶段(1982年中期至1990年),8年全市常住人口净增148.2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是1.5%。这个阶段人口增长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一是知青返沪,二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出生的婴儿先后进入生育旺盛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加。第四阶段为较快增长阶段(1991年初至2000年),全市常住人口10年净增306.5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是2.1%。外省市来沪人口迅速上升是这10年上海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第五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1年初至2010年),10年全市常住人口由1640.77万人增加到2301.92万人,净增661.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是4.1%,人口规模是解放初的4.6倍。
2、上海人口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上海人口现状、人口发展自身规律和上海“十二五”规划分析,上海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
(1)外来人口数量逼近户籍人口
“六普”资料显示,外省市来沪人口与上海户籍人口比从“五普”的1:3升到2010年的2:3。从年龄构成来看,在全市常住人口中,17-43岁年龄段中,每岁组都是外省市来沪人口比上海户籍人口多,即青壮年人口中,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倒挂。根据人口发展自身规律和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判断,未来上海外来人口数量将逼近户籍人口。因此,保障来沪人员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地人口与来沪人员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创造条件让来沪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是上海人口管理的重要内容。
(2)人口分布的郊区化特征更加明显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已促使上海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十二五”时期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将向郊区转移,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将初步确立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地位,集聚100万左右人口;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集聚60万—80万人口;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集聚20万—40万左右人口。所以,未来上海人口分布郊区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3)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由负向正转化
自从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上海从1993年起至今,已经连续18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2010年为-0.6‰。但是,从近几年户籍出生人数来看,每年出生人口有所增加,出生率在长期连续下降后开始回升,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势头减弱。主要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生育小高峰时期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相继进入婚育期,符合政策生育两孩的家庭逐步增多。因此,未来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将会进一步提高,逐步从负转向正。
(4)“老漂族”陆续进入,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在897.7万外省市来沪人口中,20-34岁青年人有422.03万,占47%。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将在上海陆续成家立业、扎根上海,成为“新上海人”。他们的父母一是为了帮助孩子照顾第三代,二是上海医疗条件比较好,吸引他们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成为在上海的“老漂族”,这将加重上海的养老负担。虽然全市每年完成增加1万张养老床位的市政府实事目标,但与每年增加20万左右老年人相比差距还很悬殊。因此,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为老服务设施,将是未来上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